相关阅读
本篇文章约1000字,阅读需3分钟
【资料图】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盆底疾病中心成功完成西南地区首例新型远程可程控、II期可充电式骶神经调控手术。
↑ 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丨摄影:周勇良
患者长期排便、排尿困难
6月下旬,华西天府医院盆底疾病中心来了一位确诊“脱髓鞘”1年多的患者,长期存在大小便困难、尿失禁症状,患者持续留置尿管,大便需在外界刺激下排出,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在传统治疗方案中,患者需要经膀胱造瘘,长期留置导尿管,且仍会存在排便困难等风险。
“在我国乃至全世界,类似于该患者这样,因神经系统疾病或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导致排尿和/或排便功能障碍的患者不在少数。”据了解,此类疾病发病率高,治疗周期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这名患者到华西天府医院盆底疾病中心就诊后,华西医院泌尿外科沈宏教授、金涛教授、罗德毅副教授,结直肠肿瘤中心王自强教授,以及结直肠中心康悦教授等成员组成的盆底疾病中心进行了严密反复详细的术前讨论,根据患者的需求,采取了骶神经调控的治疗思路,制定了个体化的手术方案。
骶神经调控 新型远程可控式技术
据介绍,骶神经调控在欧美地区结直肠外科的应用已趋于成熟,但目前国内对于肠道功能障碍方面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骶神经调控,就是通过微创的手术方式,将电极植入到患者骶神经位置,体外由一根细线连接,利用电极持续发出的弱电脉冲,刺激尾椎骨附近的骶神经,由此来调节肛门括约肌和其他盆底神经的反射,以此来帮助排便,改善慢性下尿路症状的排尿问题。
近日,患者已在华西天府医院顺利完成手术。
据悉,这类电极植入不仅可以视病情发展取出,还可以远程操控,就像患者服药需要定期复查、调整药方药量一样,不同的弱电流刺激程度、效果不同,远程调控减少了患者来院随访次数,更加便于术后管理;II期可充电,规避了以往需手术更换电池的情况,有效地减少了患者手术次数。
今年6月1日,华西天府医院盆底疾病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由泌尿外科、结直肠外科、妇科等多学科诊治团队组成,旨在突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难点,为患者提供规范化、个体化、系统化的健康诊疗。
该例手术的顺利完成是华西天府医院多学科联合深度融合的最新成果,率先打破了目前我国骶神经调控在结直肠功能障碍中应用不足的壁垒,具有里程碑意义。
▸招聘!9月来天府新区当老师
▸最新创新创业补贴申报工作通知,来了
▸千万别接!多人已中招,请关闭这个功能
记者:潘安琪
图片由华西天府医院提供
编辑:刘江涛
关键词:
上一篇: 【世界说】美劳工部报告:美国失业人口中近90%为非裔 群体失业率连续两个月上升
下一篇: 最后一页
相关阅读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1-12-02
2021-12-02
2021-12-02
2021-12-02